春风150 aura深度实测:动力、刹车、操控全维度拆解,150级踏板“新王”究竟有多能打-金年汇app官方网站下载安装

春风150 aura深度实测:动力、刹车、操控全维度拆解,150级踏板“新王”究竟有多能打

更新于8天前

对于国内150cc踏板车市场来说,春风近期推出的150 aura从曝光初期就自带热度——如今这款车终于到了实测环节,我们从静态体验到动态性能,从日常通勤场景到细节做工,做了一次全方位拆解,这份实测报告或许能帮你看清:它是否真的能撑起“150踏板新王”的名号。

如果给150级踏板车的外观打分,春风150 aura绝对能排进第一梯队——满分10分的话,我愿意给它9.2分。它没有走当下流行的“复古堆砌”路线,也没有跟风仿赛踏板的激进造型,而是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耐看的轮廓:车身侧面从车头到车尾是一条流畅的上扬曲线,没有多余的棱角,即便停在路边,也能让人一眼注意到它的“清爽感”。

最亮眼的设计当属车头部分:贯穿式日行灯不是简单的“一条光带”,而是在两端做了轻微的弧度收窄,白天点亮时像一道“光弧”贴在车头,辨识度拉满;搭配内侧的透镜大灯,傍晚开启时灯光聚光性很好,铺路范围能覆盖到车头两侧1.5米左右,夜晚骑行视野更宽。更难得的是,这款车的设计几乎全是原创——对比市面上某些小厂踏板,要么生硬复制v4的“鲨鱼嘴”前脸,要么照搬标致姜戈的复古线条,细节处满是“廉价模仿感”,而aura从日行灯造型到车身侧面的腰线,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,骑在路上几乎不会和其他车型“撞脸”。

做工方面,春风这次的表现也超出了同价位预期。车身喷漆用的是哑光质感的清漆,用手摸上去能感觉到细腻的颗粒感,不像某些低价踏板的漆面那样薄脆易刮花;细节处的处理也很用心,比如复古踏板普遍头疼的“底盘刮擦”问题,aura在发动机与车架连接的关键部位,特意焊接了一块约2mm厚的金属保护片,边缘做了打磨处理,既不会刮到裤子,又能有效防止过减速带或轻微托底时损伤底盘。坐垫的设计也很讨喜,白色包边和中间的春风logo用的是刺绣工艺,不是简单的印刷,坐上去能感觉到海绵的支撑性很足,不会有“塌陷感”。

当然,受限于1.2万-1.4万的定价,它的用料也有明显的“成本痕迹”:比如车身两侧的塑料护板,用手指轻敲会发出轻微的“脆响”,不像春风450系列用的磨砂塑料那样厚实;按键的质感也偏普通,转向灯、喇叭按键的反馈力度稍轻,长时间按压可能会有点“软绵”的感觉,但日常使用完全够用,算不上硬伤。

对踏板车来说,动力是“灵魂”,而春风150 aura的动力表现,直接把150级的标准拉高了一个档次。它搭载的是春风全新研发的150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,官方给出的最大功率是11.8kw(7500rpm),这个数据乍看只是数字,但对比同级车型就能发现优势:雅马哈155的最大功率是11kw,新大洲本田150的最大功率是10.8kw,即便和排量稍大的本田160(11.7kw)比,也几乎持平。

我们的实测场景选在了两种典型路况:一种是36℃的高温天气,在城郊略带坡度(约5°)的柏油路上,从静止加速到80km/h,计时结果是9.9秒;另一种是25℃的阴天,在平坦的城市快速路上,同样0-80km/h加速,时间直接缩短到9.5秒。要知道,我们之前测新大洲本田150时,同样的平坦路面加速到80km/h需要11.2秒,豪爵150更是要11.5秒——也就是说,aura的加速能力比同级平均水平快了近2秒,这种差距在日常骑行中很直观:红绿灯起步时,你能轻松跟上汽车的加速节奏;超车时,给油就能获得明显的推背感,不用像骑其他150踏板那样“等转速”。

更难得的是,这款发动机的平顺性做得很好。它内置了双平衡轴,能有效抵消发动机运转时的震动——我们在80km/h巡航时,手把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震动,只有轻微的发动机共鸣传到座椅上,不会像某些单缸踏板那样“震得手麻”;即便是低转速(2000rpm左右)起步,动力输出也很线性,不会有“窜车”的情况,新手第一次骑也能轻松控制油门。

很多摩友担心“动力强=油耗高”,但春风150 aura的油耗表现却让人惊喜。我们做了一次“通勤场景模拟”:每天往返30km,其中15km是市区拥堵路段(平均车速25km/h),15km是郊区快速路(平均车速60km/h),满油状态下跑了320km才亮油灯,计算下来百公里油耗约2.5l。

这个数据是什么水平?同级的125cc踏板油耗大概在2l/100km,而aura的动力比125cc强了近40%,油耗只多了0.5l;对比同排量的雅马哈155(百公里油耗约2.7l),aura反而更省油。而且它的油箱容积是8l,按照实测油耗计算,满油续航能稳定在300km以上——如果是日常通勤,每天20km的话,大概15天才能加一次油,不用频繁跑加油站,便利性拉满。

踏板车的刹车性能直接关系到骑行安全,春风150 aura在这方面的配置很“实在”:前后都是碟刹设计,标配双通道abs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,还搭配了高抓地力的半热熔轮胎(前110/70-12,后130/70-12)。

我们的刹车测试选在干燥的柏油路面,从80km/h匀速行驶开始重刹,最终测得刹停距离是27.2米。这个成绩在150级踏板里属于顶尖水平——要知道,雅马哈155的80km/h刹停距离约29.5米,本田160约28.3米,aura比它们都短。更重要的是刹车时的“体感”:它的刹车虚位很小,捏下刹车手柄的前1/3就能感觉到制动力,再往下捏,abs介入得很平顺,不会有“突然弹手”的突兀感;即便在湿滑的水泥路面(模拟雨天),重刹时tcs会及时介入,轮胎不会出现打滑迹象,车身姿态也很稳,没有明显的“点头”现象。

不过有个小细节要提:它的刹车片粉尘比较多,我们连续骑了3天(约100km)后,轮毂上已经积了一层黑色粉尘,用手摸能感觉到细腻的颗粒,需要每周用湿布擦一次,不然会影响轮毂的美观——但这属于半热熔轮胎搭配高性能刹车片的常见问题,不算质量缺陷。

对很多新手或女性摩友来说,“操控是否轻盈”是选踏板的关键,而春风150 aura在这方面做得很贴心。它的座高只有770mm,而且车身侧面做了“收窄”设计——我们让身高155cm的女性同事试骑,双脚能完全着地,脚尖还能留出一点活动空间;车身重量是130kg,即便单手扶车,力气小的人也能轻松挪动,不会有“扛不动”的压力。

操控感也很灵活:转向角度很大,在小区里掉头时,不用频繁调整车身,一把就能转过来;前后减震的调校偏向“舒适兼顾支撑”,我们以40km/h的速度过5cm高的减速带,减震能过滤掉大部分震动,屁股不会有明显的颠簸感;即便在蜿蜒的山路上,以60km/h的速度过弯,车身也很稳,不会有“飘”的感觉,轮胎的抓地力能牢牢贴住地面。

长途舒适性也值得夸:坐垫的长度有65cm左右,即便带一个乘客,两人也不会觉得拥挤;我们连续骑了2小时(约120km),臀部没有明显的酸痛感,因为坐垫的海绵厚度足够,而且贴合人体工学,能分散压力;车把的高度也很合适,骑久了不会觉得肩膀酸,手腕也没有紧绷感。

踏板车的“实用性”藏在细节里,而春风150 aura把“日常需求”考虑得很周全。首先是平踏板设计——它的平踏板前后最短距离约25cm,宽度约30cm,我们实测能轻松放下一个20寸的行李箱(尺寸22×36×51cm),还能在旁边塞一个头盔袋;平时买 groceries 时,放两箱牛奶、一袋大米也完全没问题,不用像某些“运动踏板”那样,只能把东西挂在车把上。

座桶空间更是“惊喜”:官方宣称能放下“大型赛道全盔 半盔”,我们实测用agv k1(大型赛道全盔)放进去后,还能塞一条骑行裤和一副手套;即便不放头盔,放一件雨衣、一个充电器、一瓶玻璃水也绰绰有余,日常通勤的随身物品完全能装下。

智能配置方面,高配版(13580元)的表现堪比电摩:6.2寸的全彩tft仪表分辨率很高(1920×1080),白天阳光下也能看清屏幕,支持手机投屏——导航时,手机上的路线能实时同步到仪表上,不用低头看手机;无钥匙启动的感应距离约1.5米,靠近车身就能自动解锁,不用掏钥匙;还有坐垫感应解锁功能,只要坐在坐垫上,按一下车把上的按键,座桶就能自动弹开,不用弯腰找解锁键;另外还标配了胎压监测和行车记录仪,胎压异常时会及时报警,行车记录仪能记录前后路况,万一发生事故,有证据更放心。

不吹不黑,它的“短板”和“性价比”都很明显

当然,春风150 aura不是“完美神车”,有两个槽点需要客观提一下:

1. 极速表现一般:我们在封闭路段测极速时,表显最高约106km/h,用gps实测约102km/h,再给油的话,转速会到红区,但速度很难再往上走。如果是经常跑高速辅路的摩友,可能会觉得“不够用”,但对市区通勤、郊区短途骑行来说,这个极速完全够用。

2. 刹车片粉尘多:前面提到过,连续骑100km左右,轮毂上就会积一层黑色粉尘,虽然不影响性能,但需要定期清理,不然会影响美观——如果在意这点,可以后期自己换一副低粉尘的刹车片。

价格方面,它的“性价比”几乎是同级无敌:标配版11980元,有abs、tcs、无钥匙启动;高配版13580元,多了tft仪表、胎压监测、行车记录仪、手机投屏。对比同级车型,雅马哈155的基础版要15980元,还没有tcs和行车记录仪;新大洲本田150的高配版要14280元,也没有胎压监测和投屏功能——也就是说,aura比它们便宜1000-4000元,配置还更丰富。

更让人放心的是质保政策:厂家提供5年不限公里质保,对比其他品牌“2年不限公里”的质保,这个期限几乎覆盖了大部分摩友的用车周期——即便长期耐久性还有待验证,但有质保兜底,后期使用也更安心。

综合来看,春风150 aura确实配得上“150踏板新王”的称号——它没有明显的短板,动力、刹车、操控、实用性都处于同级顶尖水平,价格还比竞品低不少。如果你是新手摩友,它的平顺动力和轻盈操控能让你快速上手;如果你是通勤族,300km 的续航和大空间能满足日常需求;如果你偶尔想跑短途摩旅,舒适的坐姿和稳定的性能也能应对。

原创作品金年汇app官方网站下载安装的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,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
网站地图